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界碑下的思政课 ——全国人大代表李瑞芳领航国门少年铸牢家国情怀边境研学活动

时间:2025/11/4 15:11:30|本文来源:沧源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作者:王照捷、李岩旺|点击数:

 10月3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沧源佤族自治县国门小学副校长李瑞芳带领23名五年级学生走出课堂,与20名边检民辅警共同开启了一场沉浸式国防教育实践活动。这场以“界碑下的思政课·家国情怀少年行”为主题的活动,通过创新形式为边疆少年播撒爱国种子。

 作为长期扎根边疆教育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李瑞芳始终聚焦“边疆少年家国情怀培育”,将代表履职与教育实践深度融合。活动围绕“看、听、做、说”多元形式展开,在永和口岸联检楼附近,李瑞芳与边检民警带领学生“走边关”,细致讲解守边护边的重要意义,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国门守护的严谨与神圣,深刻理解“国土庄严”的重量。

 描红界碑:指尖上的爱国仪式

 在167号界碑前,李瑞芳指导学生代表为“中国”字样与编号描红,手把手传递对祖国山河的敬畏之情。指尖流转着中国红,她轻声寄语:“每一笔描红,都是对祖国的承诺;每一次凝望,都是对家园的守护。”随后开展的《界碑前的誓言》主题宣讲,用庄重仪式感定格了少年与祖国山河的珍贵联结,让爱国情怀在仪式中深深扎根。?

 “167界桩像一位老兵一样伫立在那,界桩上面的‘中国’两个字让我印象格外深刻。”国门小学学生杨乐宁表示,这堂思政课让自己收获很多。?

 普法教育:守国门就是守家园

 在永和分站普法教育基地,李瑞芳结合边疆法治建设,与民警共同选取真实案例,帮助学生认清走私、偷渡等违法行为的危害。互动环节中,她讲授思政课《守国门就是守家园》,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传递责任与担当,并为知识问答胜出者佩戴“小小守边员”徽章,鼓励孩子们将守护家园的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活动现场,李瑞芳还指导学生以葫芦丝演奏《阿佤人民唱新歌》、集体朗诵等形式抒发情怀,更带头围绕“我是祖国的守边人”主题作画,将赤子之心融入笔墨之间,用实际行动为孩子们树立榜样。?

 “我们能在这么安全、和平的环境里学习生活,是因为有无数人在默默守护。”国门小学学生杨泽燚说,他为自己是“国门少年”感到自豪,更坚定了“强国有我”的信念。

 警校协同:创新边疆思政教育

 作为创新边疆思政教育的重要实践,此次活动依托李瑞芳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成功搭建起“警校协同”育人平台,将国防、法治、民族团结教育转化为鲜活体验。李瑞芳表示,未来将继续以代表身份履职尽责,持续探索边疆少年家国情怀培育新路径,让更多“国门少年”在实践中感悟使命,成长为守护边疆、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参与活动的学生们也在代表的领航下,于行走中感悟国土庄严,在互动中强化责任担当,“强国有我、护边有我”的信念愈发坚定。

录入者:田志福 责任编辑:田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