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机关建设 > 文艺园地

在孟定下城佛寺,体会时空穿越感

时间:2019/9/23 11:08:32| |作者:左曼祎|点击数:

 孟定由于地处边境,历史上是云南与缅甸乃至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之间民族迁移、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走廊,也是南传佛教、北传佛教传播的走廊。孟定傣族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各村各寨都有佛塔佛寺,除了很有名的,在临沧境内最大的佛寺洞景佛寺外,孟定还有下城佛寺。

 关于下城佛寺的书写并没有洞景佛寺那么多,下城佛寺也不大,但下城佛寺却值得一看。

 

 下城佛寺位于孟定镇下城区,是孟定除洞景佛寺外最大的佛寺,信仰佛教的村寨几乎都有自己的佛寺,供虔诚信仰的人们时时祈福、跪拜。孟定每年的泼水节仪式“采花、赕佛、浴佛、赛鼓”等民俗活动都是从这座佛寺启程的。

 进入下城佛寺,一尊佛像立在宽敞的寺院场地间,挺拔金身,修长又端严。椰树参差,与周围具备造型感的建筑互相掩映。大殿前是一尊卧佛,身上披着袈裟,形貌安详,透着与世无争的祥和感。

 孔雀在花木扶疏的院子里散步,简洁又有造型感的雕塑是佛教故事的生动展现。

 看见这些雕塑,会想起那句话:“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轮,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那一年,我磕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了你的温度,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院落里,几个人在喝茶,蒲扇轻摇,与世无争。看见我们,还笑着打招呼,说可以进佛殿参观。

 脱鞋,进殿。佛殿正在修缮,从佛殿里的颜料等等,可以看出修缮者的用心。佛殿的修缮者将内心对美的理解体现于信仰中,又将自己的信仰体现于修缮过程这一点点的用心中,他们都是下城佛寺的维护者与修行者。

 在下城佛寺行走,会感觉并不是在游览形象单一的,与世俗生活有距离的宗教建筑,而是行走于小廊回合曲阑斜的园林中欣赏信仰之美。树包树景观伴随时间的流逝形成,好像是到了东南亚国家,在兼具艺术与信仰情怀的地方游览,有一种时空穿越感。佛寺建筑也属于宗教建筑,宗教建筑的艺术化形式是对信仰世界的现实再现。海德格尔所认为的在建筑中,天地神人四元合一在下城佛寺得到体现。

 蒋勋在《品味四讲:住之美》中说过,他到欧洲读书的时候,巴黎圣母院给了他很多的教养。他把这些教养称为信仰,因为,人类的信仰常常会表现在建筑上,无论东方的寺庙,西方的教堂,都是一个信仰空间。他觉得,当社会里信仰的空间慢慢失去以后,大家就找不到心灵的重心了。在人的精神能量大量流失的当下,佛寺的存在也是一种信仰重心的存在。

 宗教建筑的感召力产生在它们独有的空间艺术之中。相比其他类型的空间,宗教空间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而来,在宗教传播的过程中,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宗教场所都在运用美学来增强宗教的号召力和信仰力。

 傣乡的佛寺也不例外。佛寺以自己的方式,提醒人们要知礼节荣辱,诚实守信,戒除尘世贪嗔痴的热毒,从人的原点去爱和尊重别人。在下城佛寺行走,会同时感觉到简朴与精致,随性与自由。

 人们在修建佛寺的过程中,给岁月以文明。从某种程度上说,像下城佛寺这样在地方上具备影响力的佛寺,就是一个地方文明发展的缩影。像下城佛寺这样的建筑不仅具有宗教价值、审美价值和精神价值,也是具有吸引力和自身特点的旅游资源,能为游人提供视觉与心灵的双重滋养。

 孟定下城佛寺传递出的美感让人知道,美学绝对不是附庸风雅,美永远从生活中来,是与生命底层的共振。

录入者:曹建文 责任编辑:曹建文